找到相关内容106篇,用时5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初果退见问题初探

    rdquo;两类,并将这两类初果圣人称为“信解的)初果”和“见至的)初果”[注]。《大毗婆沙论》卷五四解释这四个名词说:“若外闻他法音多者...   印顺,《中国禅宗史》,作者自印,一九七一年六月出版,三八六~三八七页。   《杂阿含经》卷卅大正二.二六六下~二六七上)。   《瑜伽师地论》卷八五大正三十.七七八中)。...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73262374.html
  • 唐代佛教之地理分布

    而五台山多至十七人,为北方除京洛外之最大中心,其次则太原、镇州正定)为多。淮汉以南大江以北四十人,荆襄居其十,其次成都扬州为多。大江以南一百五十,而杭州二十一,台州天台山十七,越州十四,明州,而湖州五以上今浙江省),潭州岳麓山十四,澧、朗以上湖南),苏州十一江苏),江州庐山九,洪州五以上江西),福州八福建)。比较前后两期之地理分布,已可识知佛教中心显有向南转移之迹象。   中国佛教...

    严耕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05269264.html
  • 圣凯法师:三种佛性与真实胜乘——摄论师的佛性、一乘思想

    即是“非安立谛”,敦煌本《摄大乘论疏》卷S.2747)说:   本为对俗识立真如,俗既空无所对,真亦绝待第一义空。如见四微亦无所有唯空,即是真实性成无性性,即非安立谛,无...”的诠释。敦煌本《摄大乘论疏》卷S.2747)说:   所解脱无所有为无相性,能解心亦不得生,无相无生即得解脱果。了因即无分别正体智,此智为不生道;四如实智是对治道,正灭障也。应除是...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173538.html
  • 体用真妄与两重唯识观——摄论师的三性思想

    大屋德城氏藏写本)④以及《续高僧传》为我们留下一点弥足珍贵的文献,为我们探讨道基、灵润的三性思想提供了文献上的方便。道基《摄大乘论章》卷四以门分别三性,但是现在只存留第一门第名、第二名体性,其余...第一义性。其中,道基577-637年)引用了宋译四卷《楞伽》与魏译十卷《楞伽》,根本不可能引唐译卷《楞伽》。④四种清净:一是本来自性清净,为众生通相,由于有此法,所以称一切法名为如来藏;二是无垢...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3861391.html
  • 楞严咒略考

    也能住持佛法,生起修行人的诸种功德见同经卷)所致吧。甚至,在某些古代禅林,结夏期间,为了净除行者魔障,也有所谓“楞严会”的举行,其受重视的情形可见一斑。今日吾等去佛时遥,...rdquo;。换句话说︰咒语事实上是以智慧的显发与运用为内涵的。   出处第三   一、《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般剌蜜谛译)卷大正十九册页139a—&...

    法藏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4350961.html
  • 出家人,也是人之三十六:拜山的法海

    云居山求一诚大和尚具足戒,成为真正的比丘。   二、朝九华山   甲、燃臂立志朝山   法海法师是真正的修行人,出家后,修持精进,一直严守毗尼,常持饿一连七天不吃饭,只喝清水,连饮料、糖果也...动)手冻动)脚。”法师刚好十一月出生。很喜欢小动物,捕鸟、捉鱼这些都是他少年时候的拿手好戏。捉了鸟、鱼,先是好玩,玩腻了就一享口福。做学生时,成绩中等偏下,还时常想出一些办法逗别人,使别人也不能...

    刚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71441295.html
  • 佛教的民族化和禅宗

    判释教相)的理论,据记载有〞南三南方三家)北北方家)〞的十家判教学说,对一切佛典教义作出分类并排列出浅深次第,虽然内容有别,但它们共同的地方都把大乘佛经置于优先地位,将小乘放置最后,然而同时...老子》、《庄子》为三玄的玄学盛传不衰,与玄学思想具有相似特征的大乘佛教的般若中观思想受到佛教信徒中士大夫的欢迎,十分盛行。两晋之际有般若学派〞六家宗〞对《般若经》中的〞空〞义因主张不同而形成种见解...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61143113.html
  • 简述三武一宗法难

    ,而为政者所最关心的国家兴亡的关键。  据《广弘明集》卷叙列代王臣滞惑解)所载,卫元嵩在奏文中并没有彻底否定佛教,而是认为当时的佛教界盛建佛像、寺舍,耗费民众的财力,是违背以“大慈为本”的佛教精神...

    中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51548634.html
  • 从佛教的民族化看中国禅宗的特色和迅速兴起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提出了“判教”判释教相)的理论,据记载有“南三南方三家)北北方家)”的十家判教学说,对一切佛典教义作出分类并排列出浅深次第,虽然内容有别,但它们共同的地方都把大乘佛经置于...以《周易》、《老子》、《庄子》为三玄的玄学盛传不衰,与玄学思想具有相似特征的大乘佛教的般若中观思想受到佛教信徒中士大夫的欢迎,十分盛行。两晋之际有般若学派“六家宗”对《般若经》中的“空”义因主张...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5648902.html
  • 探讨佛教的超度死人及对其批判

    的做与超度两者相连,如做则必须超度),则必须先从印度古宗教──婆罗门教开始讲起。印度人的祖先雅利安人,大概受了被征服的印度原住民Dravida土人的信仰影响,再加上自己的创作,而造出了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改“印度教”,两者略有不同。  做和超度以及三世业力说的批判   佛教最基本的教理是,凡信佛教必须个人好好地修行佛道八正道…等),人死后则根据此人生前之“业力”Karma)的好坏,再生在轮回...

    龚天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32460419.html